自【广东获评“领跑者”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以来,各行业内都有了“成为排头兵”的企业标杆,尤其在珠三角地区,企业“内卷”起来,竞争压力持续增强。
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即通过高水平标准引领,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引领行业改革,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与满意程度。
实际上,胜于同行、成为“领跑者”并不容易。我们走进不同的企业,在系统地调研和分析中,发现:企业或是有其自身固有的顽疾,但并不乏共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一个企业若是要成为行业中的领跑者,它必定是在共性问题中占有优势且能积极解决个性问题的。
共性问题也许是我们处于同样的大环境,遇到同样的客观环境压力,但是否能有效缓解这些压力,便取决于一个企业个性的应对机制。
本期将会采用公司辅导的案例来做剖析——思博老师是如何通过库存结构优化与降低库存,以点带面、层层分析地解决企业在大环境下出现的经营管理问题。
▼
A企业是专业从事信号适配器产品生产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它已经拥有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品质管控系统,拥有海内外的固定客群与积极合作关系。它的目标定位是“成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在遭遇内外环境的打压后,内部有些手足无措。于是,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赋能,为其助力,如今它已成为业内“领跑者”。
壹
项目背景
1. 芯片危机
作为高清信号转换及拓展坞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有大量的芯片需求。然而,受2021年芯片荒(“缺芯”)影响,芯片价格狂涨与断供,内部生产受挫。
▶ 接口、接口转换器、扩展坞、信号再生器市场快速发展,这些产品所需要的芯片有控制芯片、协议芯片、转换芯片、重定时芯片等。
2. 进退维谷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客户产品大幅降价,同行全面围剿。
▶ 下游产业链因自身产品降价,影响产品利润,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3. 库存爆仓
芯片替代及长久的不齐套,导致大量订单积压,订单交付困难;供应商各类物料蜂涌而至,两层仓库水泄不通,资金压力陡增。
▶ 因“缺芯”无法完成订单产品生产,而其他的原料一一送达。一方面订单无法完成,另一方面其他原材料无法退货,导致资金无法流通。
4. 上市压力
连续大半年产值未达标,各界拭目以待,影响上市;内部经营不顺,将导致股价下跌及多米诺骨牌效应。
▶ 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5. 团队士气
大半年销售目标未达成,导致团队士气低迷,甚至产生自我能力质疑。
▶ 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满足被迫置于“瓶颈”,对工作失去热情。
贰
现状分析
1. 销售与存货
按库存与销售额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库存金额为销售额的1.2-1.5倍(理想状态)。目前公司库存金额为销售额的1.7倍,说明库存整体偏高。财务资金链危机,大声疾呼“降库回款”。
2. 库存结构
调研期间,整个库存金额达到了公司历史的最高峰;原材料库存占据了整体库存的50%以上,说明之前的库存管控模式,在芯片荒的大环境中,并不适用。
3. 原材料库存结构
在原材料总体金额中,芯片库存金额占总体原材料库存金额的61.62%;说明管控的关键在于芯片,同时围绕芯片展开的一系列齐套物料的降低与管控。
4. 原材料库龄
依据库龄分析,30天内的占整体库存金额的52.32%,30-90天内的占31.30%,90-180天内的占10.9%;说明需要重点管控的是物料的齐套性,否则物料过剩与短缺并存,不仅影响订单交付,还存在呆滞风险。

一个企业库存过高,往往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因素导致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库存高企的背后,更多的是企业内部流程、制度、体系不完善。过多的库存对企业没有太多好处(投机性低价采购除外),消除多余的库存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我们很难避免大环境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提升企业自身的应对风险能力与抗压适应能力。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有效地降低库存?
叁
原因分析
(一)库存结构失调

(二)库存成本高

肆
解决方案
(一)降低库存的策略
核心在于2点:流量、存量。


(二)降低库存的解决思路
1. 库存结构
我们需要为其改善内部不合理的库存模型,使其库存模型趋向枣型结构。(大多按订单生产的企业,合理库存模型是枣形:成品、原材料相对比重较小,制成品比例较大。)

2. 核心关键
及时严控芯片入口
解决芯片齐套运算
加大销售出货量
3. 具体实施方法


伍
企业收益

结语
通过第一期的辅导,企业方总经理对思博老师及思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老师敬业、专业,其他咨询公司是1.0,思博公司就是3.0。”
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企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永远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进步。一个企业,应当是具备稳定的抗压力和一定程度的风险规避能力,这样一来,即使是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变幻莫测的大环境阻碍,它也能从容应对。
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