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过不少的新闻报导,我们看到了国家政策对中国第二产业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但也仍旧看到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种种困难——美国扬言“要将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疫情反复下百家企业陆续倒闭......更重要的是,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已经不再受劳动力的青睐——中国年轻人对制造业的热情正在下降。
制造业很难再吸引人才,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技术的升级和创新更难进行,另一方面内部的管理运营实力和竞争优势都难以更胜一筹。
当然,企业也开始倾向于培养自己的人才、拥有自己的人才储备。但很多企业在培养自己的管理团队时,依然苦恼于管理和运营的标准化——一套系统的作业流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等,这些要素都能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运营。
本期采用公司辅导的 “供应链管理” 相关案例来做剖析,了解思博老师 如何帮助企业规范PMC运作流程、沟通供应链各部门、提高订单交付率。
E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自动手机智能装备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E企业成立十余年来,一直坚持与时俱进,响应国家政策,而今已拥有忠实稳固的客户群体,同时仍在研发更优质的产品,向高端智能制造设备领军行业靠拢。发展期间,信息时代到来、疫情全球爆发蔓延、经济下行……都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为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初次走入E企业,便能感受到其团队的活力。但他们也难逃疫情之下的市场影响,不乏会有资深的业务员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焦虑:“老总呀,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到出货这么乱,这么出不了货的,现在我也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市场。”
这种 “常有单接” 却 “出不了货” 的幸福烦恼——订单准交率低,实际上也是公司存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我们项目组调研,E企业订单准交率低背后的原因如下:
⒈ PMC在生产统筹的过程掌控力不够;
⒉ 仓库账物卡局部相符率仅为59%;
⒊ 研发技术资料准交率仅为12.5%;
⒋ 生产计划随意变更致物料齐套率低;
⒌ PMC订单准交率仅为17%。
综上,PMC在生产统筹的过程中难以兼顾全局的多个部署,包括放任生产计划变更、忽视对采购物料的跟进等,导致物料齐套率失调,影响生产制造与订单交付,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信誉。
一、工作岗位优化

项目老师对PMC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的调整
我们对PMC经理岗位进行了策略性调整。一方面,增设PMC专员一名;另一方面,我们调整了岗位的工作重心。
我们强调及时与有效的信息整合与传递,所以增加数据分析、沟通协调增效的工作时间比重,同时针对库存方面,也增加降本改善的工作投入。
三方面工作相辅相成——增强对数据捕捉的灵敏度,及时地统计与输入数据,完善部门的数据库与资料库,确保信息准确率;使相关工作人员基于现状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在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达成共识后,库存管理工作有了数据参考,依据准确率较高的信息而进行有效降本。
二、计划链构建
订单评审流程
产品周期管控表
订单评审表
订单进度表
装配标准工时
周生产计划表
日出货计划表
三、物料链构建
仓库改善方案
呆滞料处理
供应商升级
每日到货清单
投料单梳理
实物备料交接
每日欠料表
生产退料梳理
四、运作模式固化
订单作业控制程序
生产计划作业流程
生产协调会议程
每日会前准备
每日会议决议
影响出货责任划分
经营周例会报告

在思博老师们的指导与企业员工的积极配合中,内部运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E企业获得了丰富的收益,除了运营资金活性提高,内部员工也得到了新的成长。公司整体凝聚力强化,各部门的合作愈加协调。

通过与思博团队的合作后,企业所获收益
结语
当企业发现运营的瓶颈及改变的重要性后,应透过何种管理方式来达成目标?
修俊良总裁援引平衡积分卡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于《战略地图》中的主张 “如果能够衡量,就可以管理(If you can measure, you can manage it)”,并提出:“衡量系统若无法与信息系统密切整合,那么衡量系统就无法为企业不断提供准确且实时的管理数据、精准掌控目标的达成状况以及有效引导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由此可见,制定一份可衡量、具体化的战略规划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实现智慧运营都显得尤为关键,而战略执行力又贵在将规划迅速准确地执行落地。
一个企业的精进管理,必然是先实现各个细节的精进。

寄语
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源,
信息的有效沟通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