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效到卓越:安承动力研发与生产效能双突破
一、项目背景
企业背景:
广东安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研发制造,客户覆盖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产品能效超国标一级标准。
企业面临问题:
1. 研发滞后:新品研发周期24个月(行业均值18个月),客户定制需求响应率不足30%;
2. 生产低效:设备综合效率(OEE)仅70%,换型时间日均4小时;
3.成本高企:稀土材料采购成本占比营收50%,价格波动超25%。
二、项目成果
1. 效率突破:研发周期压缩至14个月,设备OEE提升至85%;
2. 成本优化:稀土材料损耗率从8%降至3%,年降本800万元;
3. 质量跃升:产品不良率从2%降至0.5%,客户退货率下降80%。
三、项目过程
(一)顶层设计
流程诊断:通过IPD模型识别研发节点冗余、验证环节低效;
目标拆解:将“OEE≥85%”拆解为设备、工艺、人员三级KPI。
(二)精益攻坚
工艺优化:导入高精度绕线技术,材料利用率从92%提升至97%;
快速换型:推行SMED技术,换型时间从240分钟压缩至90分钟。
(三)数字赋能
系统落地:上线PLM+MES系统,研发与生产数据协同效率提升70%;
文化渗透:开展“能效先锋”评选(奖励团队利润分红),技术团队专利数从5项增至20项。
四、客户评价
安承动力技术总监李总表示:“思博的IPD流程让研发效率脱胎换骨! 拿下比亚迪电机年度订单,并获‘最佳能效供应商’称号。”
五、项目总结
针对研发滞后、生产低效、成本高企,思博咨询通过IPD流程(研发周期压缩42%)、高精度绕线(材料利用率提升5%)及PLM系统(协同效率提升70%),实现年降本800万、不良率降75%。
